六祖慧能与四会

发布日期:2011-07-14   字体大小:   

        公元638年,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出生于广东省新州(今之新兴县)。

        慧能因家穷,没念过书,24岁来到湖北东禅寺,谒拜五祖弘忍大师。弘忍见慧能是岭南人,道:“你是獦獠,怎能作佛?”慧能回答:“佛性本无南北,照到你身上的佛光与照到我身上的佛性并区别。”弘忍一见面就知他慧根不凡,为免争端,命他到碓房舂米。

        当时,东禅寺弘忍门下僧人多达700余,为验门下禅观,以传衣钵,弘忍命各人作偈呈验。上座神秀率先呈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慧能亦作一偈,请人写于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平日通过观察,对慧能早已深为赞赏,便于三更给他传法,授与衣钵,亲送他到九江渡口,并吩咐此去“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为避神秀等人的追杀,慧能匆匆南遁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逃至怀集冷坑上爱岭龟咀岩暂作避难。当时,怀集与四会都是深山丛林,慧能便穿梭于其间,以“众生为净土,世事是度门,混农商于劳侣。”一次,慧能来到四会葫芦山脚的龙头铺村。这里山高林密,地势偏僻,民风纯朴。村民以耕种、狩猎为生。慧能肯吃苦耐劳,和当地村民、猎户同食、同住、同耕种。闲时,在村头地塘给村民传经讲法。上山狩猎时,猎人叫他守网,他偷偷地把猎物放走;其间,不少村民向慧能提亲,但都被他一一谢绝。

        慧能经常在葫芦山上在一石池旁休憩、饮水、打坐、静思,后来,村民便把葫芦山改称为“扶卢山”,把石池称为“六祖池”。据清康熙年间四会县志记载,“扶卢山在上林、清塘、陶塘、龙头铺界,高千二丈(实测为海拔720多米),山上有石池,池沿石以踵(脚跟)击之,其声如鼓。池水四时清澈,池上花木繁茂,又有左坛方丈,每至甲戌日有管弦之音。”又称“昔六祖尝避难于此,故以扶卢山名山,石池为六祖池也。山下建有六祖庵,土人称六祖寺,祷之辄应。”现在扶卢山上的“六祖池”尚在。池稍露地面,约3尺多宽,形似一只大碗,里面有水,村民称之为“麻篮水碗”。池旁的“石坛”,距地面高70公分,宽80公分,长8米余,表面平滑,可供人坐卧,又称为“石床”、“石凳”。山间有“佛堂顶”、“仙人路”“烂布衣”等与六祖当年行迹有关的幻石传世。

        据传,在四会一直流传着六祖慧能点化阮公圣佛阮子郁,阮子郁又点化梁公圣佛梁慈能,相继成佛的故事。现在,四会还有唐朝所建的祭祀梁公圣佛和阮公圣佛的宝林古寺和宝胜古寺。

        慧能在怀集四会隐姓埋名藏居十五年后,于在唐仪凤元年(676年),走出大山,来到南海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一句“不是风动,亦不是幡动,而是你们心动。”语惊四座,又在法性寺菩提树下落发,后到曹溪宝林寺大开法门,成了禅门第六代师祖。

        为纪念一代名僧,唐初四会信众曾在他藏身之地扶卢山建有六祖庵,后因日久风雨侵蚀而毁。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修时,移址至营脚,易名“六祖寺”。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灰沙舂墙,杉木桁角瓦顶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设有大门、前殿、后殿、左右厢房、廊庑及小巷,浑然一体,古朴典雅。寺庙四面环山,山势峻峭。寺前小山和小村也因此而得名为寺前山和寺前村,一直沿袭至今。

        清代重修六祖寺记中记述:“在龙头铺扶卢山下,六祖慧能尝隐于此,后人建庵纪之。庵唐建,久废,国朝仁宗嘉庆十四年已巳重修,仍作六祖庵,土人称六祖寺。”又称“慧能遁吾邑之扶卢修真习净一十五年,得大解脱,飞锡而去,后人思慕不置,因六祖卢氏,故以扶卢名山,而结庵以祀其下焉。由是观之,六祖为岭南佛法之始,法性、宝林诸寺所过皆成佛境,而吾邑之扶卢山又为六祖成佛之所矣。”

        由于历史的原因,六祖寺曾先后被用作粮仓、小学校舍,并因年久失修,乏人看管,除前后殿结构尚较完整外,其余均巳颓垣断壁。

        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不少海内外善信纷纷要求政府重修六祖寺,以传承和弘扬六祖禅宗文化。1995年底,四会市人民政府在报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后,决定重修六祖寺。此举得到海内外社会贤达、八方善信和佛教人士的鼎力支持,出谋献策,乐施善款,尤其是旅港同胞苏东霖、何铁文先生等更是积极投入,率先垂范,笃诚损资。同时,承蒙海内外乡亲、僧尼、信众多方筹集,目前已投入2000多万元。使六祖寺的重修得以顺利进行,善举得以早成。

        鉴于原六祖寺的重修和发展,均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特别是征询了内地和港澳佛教界知名人士、专家的意见,如香港林国雄玄学大师等,曾多次实地测勘,确定了集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将六祖寺移地重修至贞山大坑六祖新址。

        新六祖寺于1997年3月奠基重修,历时四载而成,寺院占地6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有六祖大道、牌坊、风雨亭、放生池、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藏经阁、钟楼、鼓楼、功德堂、永思堂、观音堂、罗汉堂。各殿堂供奉诸佛菩萨金身。六祖金身塑像慈祥可亲可敬,端坐殿内,庇佑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寿年丰。此外,还建有斋堂、配殿、客舍、方丈室、僧人宿舍以及广场、停车场等。全部建筑采用白墙绿瓦红柱传统古典寺院设计,蔚为壮观。据说,这是各地众多六祖寺院中规模最大、最为堂皇壮丽肃穆、唯一被命名为“六祖寺”的古刹寺院群体。

        目前,六祖寺驻有德高望重的方丈大师和众僧数十人,每天烛灯长明,香火鼎盛,瑞气蒸腾,禅乐贯耳。海内外汇资金慕名前来参拜者络绎不绝。

(文:程昌良)